诗的前三章描写出征前后的情况在细部刻画上均采用了画面的描绘与
诗的前三章描写出征前后的情况,在细部刻画上均采用了画面的描绘与心理暗示相叠加的技法。第一章以“出车”、“到牧”、“传令”、“集合”四个在时空上逼近,时间上极具连贯性的动作,烘托出一个战前紧急动员的氛围。末二句又以“多难”和“棘”二词暗示出主帅和士卒心理上的凝重和压抑。第二章则以林立的“旐”、“旄”、“旂”、“”之“旆旆”,写军队在“郊牧”的凛然气势。末了又以“悄悄”、“况瘁”写在开赴前线的急行军中士兵们担心、紧张、劳苦的状况。第三章以“出车彭彭,旂旐央央”再叙军容之盛。在正确地部署了战斗的同时,用“赫赫”及“于襄”暗示出作者对赢得这场战争的自信。
这里所采用的描写技法,使前三章既有恢宏阔大的郊牧誓师、野外行军之壮观景象,又有细致入微的人物心理活动,做到了整体与细节、客观与主观的巧妙组合。
诗的后三章跨越了诗歌在叙事空间上的先天不足,略过战争的具体过程,直接描写凯旋的情景。诗人避实就虚,颇具戏剧性地运用了类似现代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把读者的注意出人意料地从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中拉向“黍稷方华”的初出征时,进而通过今昔对比(“昔我往矣”、“今我来思”)所产生的时空错位,和从“雨雪载涂”走到“春日迟迟”的漫长归途,引导着读者用想象去填补对战事的漫长与艰苦之认识。最后,很自然地引出对凯旋的由衷高兴和对主帅的赞美。从表面看,这种避实就虚的写法似乎是舍本逐末,但由于其中渗透了参战者从忧到喜的深刻而细微的心理变化,使得这些看似“闲笔”的场景描写成为诗中人物心灵和情感的背景或外化,比正面的描写更感人、更细腻。
此外,本诗还吸收了民歌成句入诗。语言上有质朴自然之气,意境中具情景交融之美。
杕杜
有杕之杜,有皖其实。王事靡盬,继嗣我日。日月阳止,女心伤止,征夫遑止。
有杕之杜,其叶萋萋。王事靡盬,我心伤悲。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
陟彼北山,(10)言采其杞。(11)王事靡盬,忧我父母。(12)檀车,(13)四牡痯痯,(14)征夫不远。(15)
匪载匪来,(16)忧心孔疚。(17)斯逝不至,(18)而多为恤。(19)卜筮偕止,(20)会言近止,(21)征夫迩止。(22)
有:词头,无义。杕(dì):树木孤独而立的样子。杜:一种果树,梨属,也叫赤棠、杜梨或棠梨,果实略圆而色红,味涩。《说文·木部》:“牡曰棠,牝曰杜。”(古人称草木中只开花不结果者为“牡”,结实者为“牝”)则棠与杜的区别只在杜结果而棠不结果。
有皖(wǎn):即“皖皖”,形容果实浑圆有光泽的样子。皖,《十三经注疏》本作“睆”。《大东》阮元校:“考《杕杜》,《释文》云:‘字从白,或作目边。是小字本晥,当皖之误也。’《广韵》:‘皖,明星。’即此经字。”从“目”之字或为同目有关之名词、形容词或用为动词,皆不合此处语境。则字应为“皖”,作“晥”者,脱去一小撇,作“睆”者误增一横。实:果实。
王事靡盬(gǔ):王事没有休止(参《采薇》注)。
嗣:续。我:抒情主人公,为思妇。“继嗣我日”,等于说:“又增加了我等待的日子。”
阳:指十月。参《采薇》“岁亦阳止”句注。止:句末语助词,无义。本诗下面八处同。
遑(huáng):闲暇。这句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愿望,认为已近年底,战事应该结束了。
- 他喜欢别致的服色佩着一柄长剑戴着一顶高冠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图]
- “德迈三皇功过五帝”秦始皇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姓赢名政[图]
- 非异非不异海水起波浪七识亦如是心俱和合生《入楞伽经》上文重点[图]
- 胡雪岩的做法是先通过关系摸清了朱福年自己开的户头及底细然后再[图]
-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微之[图]
- 〔伴读书〕磨灭尽诸豪壮断送了些闲浮浪抱子携男扶筇杖尪羸伛偻如[图]
- 少宰官名明清时期俗称吏部侍郎为少宰猪肺最难清洗干净首先要清洗[图]
- 暗主则不然所爱习亲近者虽邪枉不正不能见也;疏远则卑贱者竭力尽[图]
- 勤者敏于德义而世人借勤以济其贪;俭者淡于货利而世人假俭以饰其[图]
- 诗的前三章描写出征前后的情况在细部刻画上均采用了画面的描绘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