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冷落绣衾谁与伴倚香篝[]春睡起斜日照梳头欲写[ ]两眉
诉衷情
冷落绣衾谁与伴,倚香篝[]。春睡起,斜日照梳头。欲写[2]两眉愁。休休[]。远山残翠收。莫登楼。
【赏析】 这首《诉衷情》属于闺怨主题,描写一名女子从春睡中醒来后的慵懒。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在诗人的笔下,女人起床后若不认真梳妆打扮,反而是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那往往意味着所爱之人不在身边。“远山残翠收”,远山上最后一分绿意已经消逝,这既是写实,也暗示着青春的老去。女子在最后叮嘱自己不要登楼远眺,表面意思是:既然“远山残翠收”,登楼也看不到什么好风景;隐含的意思是:不忍望向爱人的归路,怕又一次失望,又一次触绪伤怀。
【笺注】
[]香篝:熏笼。
[2]写:这里指描眉。
[]休休:不要,不可,罢了,算了。
水调歌头 题《西山秋爽图》[]
空山梵呗[2]静,水月影俱沉。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此生着几两屐[],谁识卧游[]心。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布袜青鞋[10]约,但向画图寻。
【赏析】 这首《水调歌头》是纳兰容若在欣赏《西山秋爽图》时所作,先是写出画面的内容:僧人唱经声停,空山一片寂静,水光与月影亦模糊不清。继而词人由画面勾起回忆,想起自己曾经到过类似的地方,很迷恋那里的悠然气氛。下阕生发想象,想象在画中的场景里生活:或是持着锡杖走在云雾笼罩的山间,或是在溪水旁垂钓,或是在山涧边抚琴,这是何等的逍遥。继而抒发感慨:人一生才能穿得了几双木屐呢,有谁能理解南朝宗少文在山水画中卧游的雅趣呢?我希望自己可以乘风归去,过上画里的悠然生活。只可惜我已错踏入名利网中,不知何时才可辞官归隐。避世隐居的誓约,只有在这画图中寻找了。
【笺注】
[]《西山秋爽图》:据高士奇《江村书画目》,高氏曾藏有元人盛子昭《西山秋爽图》,容若所题咏者或即此图。
[2]梵呗:指僧人的唱经声。呗(bài),佛教经文中的赞偈,为梵语pāthaka(呗匿)音译之略,在印度的本义是指以短偈形式唱宗教颂歌,后来泛指赞颂佛经或诵经声。
[]悠然一境人外:语出郑谷《赠富平李宰》“简肃诸曹事,安闲一境人”。
[]锡:锡杖之简称。锡杖,为梵文Khakharaka的意义,锡杖的顶部装有铁环,发出锡锡之声,故称锡杖,又称声杖、鸣杖。《锡杖经》载,佛陀叮嘱诸比丘应当受持锡杖,因为僧人外出乞食,既不能悄然进入人家,也不宜敲打门扇做声,而锡杖可以自然发出声音,使人听出有僧人近前乞食。锡杖还可用于警醒脚下的生物,使之免遭践踏。天竺锡杖,顶端有一铁圈,套着大环、小环可以碰撞发声,中间是木杆,大约高与肩齐,底部是二寸左右的铁锥。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锡杖逐渐变作礼器,在重要仪式上使用。
- 一次性纸杯的选购小妙招 使用一次性纸杯的注意事项[图]
- 不能缩头者且休缩头;可放手者便须放手[图]
- 夏宣公会合齐惠公攻伐莱国秋宣公自伐莱处回国告至大旱冬宣公在黑[图]
- 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兵陇西到达皋兰山杀敌八千余人夏有马生在余[图]
- 祠兵者何?出曰祠兵入曰振旅 其礼一也皆习战也何言乎祠兵?为久[图]
- 亡羊补牢释义此成语意为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图]
- 词中的“飞将军”指的就是李广说的是年月蒋介石不甘心第一次“围[图]
- 全矣完全如此 循顺追溯本始 “子曰”二句庄子把[图]
- 丰卷将要祭祀请求让他打猎获得祭品子产不批准说“唯有国君祭祀才[图]
- 文中殷洪乔即殷羡东晋前期曾为长沙相、豫章太守、光禄勋等职就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