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KTV招聘网!
loading
免费发布信息
·鄂州 [切换]
    鄂州KTV招聘网 > 鄂州热点资讯 > 鄂州励志/美文 >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乃是我们为学所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乃是我们为学所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时间:2022-10-18 14:46:56  编辑:快推网  来源:  浏览:218次   【】【】【网站投稿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乃是我们为学所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8.20夫文字者,坟籍①根本。世之学徒,多不晓字:读《五经》者,是徐邈而非许慎②;习赋诵者,信褚诠而忽吕忱③;明《史记》者,专徐、邹而废篆籀④;学《汉书》者,悦应、苏而略《苍》《雅》⑤。不知书音是其枝叶,小学⑥乃其宗系。至见服虔、张揖⑦音义则贵之,得《通俗》《广雅》而不屑。一手之中,向背如此,况异代各人乎!文字乃是典籍的根本。世间求学之人,大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乃是我们为学所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8.20夫文字者,坟籍①根本。世之学徒,多不晓字:读《五经》者,是徐邈而非许慎②;习赋诵者,信褚诠而忽吕忱③;明《史记》者,专徐、邹而废篆籀④;学《汉书》者,悦应、苏而略《苍》《雅》⑤。不知书音是其枝叶,小学⑥乃其宗系。至见服虔、张揖⑦音义则贵之,得《通俗》《广雅》而不屑。一手之中,向背如此,况异代各人乎!

    文字乃是典籍的根本。世间求学之人,大多数不通字义:读《五经》的,肯定徐邈而非议许慎;学习词赋的,信奉褚诠而忽视吕忱;研读《史记》的,专读徐野民、邹诞生的作品而废弃对篆籀字义的研究;学习《汉书》的,喜欢应劭、苏林的注释而忽略《苍颉篇》和《尔雅》。他们不知道语音只是文字的枝叶,小学才是文字的根本。以至于有人见到服虔、张揖有关音义的著作就非常重视,而对《通俗文》《广雅》却不屑一顾。对于同出于一人之手的著作,都这样厚此薄彼,更何况是对待不同时代不同的人的著作了! 坟籍:即典籍。传古书有三坟五典,为三皇五帝所作,后人便以坟籍指代典籍。 徐邈:晋代学者,著有《五经音训》。许慎:字叔重,东汉学者,著有《说文解字》《五经异义》等。 褚诠:南朝人,在诗赋方面颇有声名。吕忱:西晋文字学家,著有《字林》。 徐:指徐野民,著有《史记音义》。邹:指邹诞生,著有《史记音》。篆:为小篆。籀:为大篆。 应:指应劭。苏:指苏林。二人均注释过《汉书》。《苍》:指《苍颉篇》。《雅》:指《尔雅》。 小学:文字训诂学的专称,包含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 服虔:东汉经学家,著有《通俗文》《春秋左氏传解》。张揖:曹魏时博士,著有《广雅》。

    治学要从研究文字也就是从小学入手,最重要的是:自己能够掌握一套研究文字的学问,这样就可以避免盲从和附和了。之推所举的例子多为盲从。可是,到了今天,小学已经近乎绝迹,成了一种极少数人研究的学问。而对于古文,大多数人所采取的方式则是望文生义,或是不加选择地盲从别人的注释。在传统文化复兴方兴未艾之时,小学的复兴乃是一个重要的前提。

    8.21夫学者贵能博闻也。郡国山川,官位姓族,衣服饮食,器皿制度,皆欲根寻,得其原本;至于文字,忽不经怀①,己身姓名,或多乖舛,纵得不误,亦未知所由。近世有人为子制名:兄弟皆山傍立字,而有名峙②者;兄弟皆手傍立字,而有名机者;兄弟皆水傍立字,而有名凝者。名儒硕学,此例甚多。若有知吾钟之不调③,一何可笑。

    求学的人都以能够博学多闻为贵。举凡是郡国山川、官位姓族、衣服饮食、器皿制度,全都想要寻根问底,找到它们的根源;而对于文字,却漫不经心,连自己的姓名,也多有谬误,纵然不出差错,也不知道它们的由来。近世有人为孩子取名,弟兄们的名全都用山字旁的字,却会有名为歭的;兄弟们的名全都用手字旁的字,却会有名为机的;兄弟们的名全都用水字旁的字,却会有名为凝的。即使是在名儒硕学那里,这样的例子也很多。如果有人知道这与晋平公的乐工听不出乐音不协调是一回事的话,就会感到这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 忽不经怀:忽视而漫不经心。 峙:当为歭。 吾钟之不调:事出《淮南子·修务训》:“昔晋平公令官为钟,钟成而示师旷,师旷曰:‘钟音不调。’平公曰:‘寡人以示工,工皆以为调,而以为不调,何也?’师旷曰:‘使后世无知音者则已,若有知音者,必知钟之不调。’故师旷之欲善调钟也,以为后之有知音者也。”

    本节是对上节的延续,之推的意思也很明显:为学应当从根本上着手,而根本便是文字。

    世间那些追求博学多闻的人,往往会将精力花费在一些毫无价值和意义的问题上,对于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却漫不经心,这是非常可悲的事!可是,到了今天,这种现象更加严重,常常会见到一群人聚在一起,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讨论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最终对于自身的学业和生命全都毫无帮助。

    8.22吾尝从齐主幸①并州,自井陉关入上艾县,东数十里,有猎闾村。后百官受马粮在晋阳东百余里亢仇城侧。并不识二所本是何地,博求古今,皆未能晓。及检《字林》《韵集》②,乃知猎闾是旧余聚,亢仇旧是亭,悉属上艾。时太原王劭③欲撰乡邑记注,因此二名闻之,大喜。

    我曾经跟随齐文宣帝到并州去,从井陉关进入上艾县,在县东几十里处,有一个猎闾村。后来,百官们又在晋阳以东百余里的亢仇城旁接受马匹和粮食。当时,大家并不知道这两个地方原本是什么地方,查阅了古今文献,也都没有能够弄明白。直到我检阅《字林》《韵集》,才知道猎闾就是从前的余聚,亢仇原来则是亭,全都隶属于上艾县。当时,太原的王劭正想编撰乡邑记注,我就把这两个地名说给他听,他听了之后非常高兴。 幸:特指皇帝到某处去。 《韵集》:晋吕静著。 王劭:北齐时人,博学多闻。

    最新便民信息
    鄂州最新入驻机构
    1553535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