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鄂州KTV招聘网 > 鄂州热点资讯 > 鄂州励志/美文 >  此信写于嘉靖六年 阳明抵达广西平南县交接军务之时

此信写于嘉靖六年 阳明抵达广西平南县交接军务之时

2022-06-28 00:27:25 发布 浏览 914 次

此信写于嘉靖六年(1527),阳明抵达广西平南县交接军务之时。

阳明出征广西前,把家政和幼儿的护理委托给了魏廷豹,把正宪的学习委托给了钱德洪和王畿。魏廷豹此人在阳明弟子中并不出彩,我们现在已经很难知道,为什么阳明先生会把一家之事托付给这么一位声名不彰之人。从现存资料看,魏廷豹年纪似比阳明先生还大,为人也比较稳重,是个忠信君子。这可能是阳明选中他的原因。可是,《寄正宪男手墨》这封信却显示,魏廷豹在王家受到了王氏子弟的诸多挑战。王阳明功名显赫,又是长子,很自然地成为王氏家族的大家长,不仅要管教自己的弟弟、儿子,还要照顾他的叔伯兄弟。从信中看,这些人的桀骜骄奢显然让他头疼。因此在生命的最后一年,身在岭南的阳明还不忘给钱德洪、王畿写信,一方面询问生徒学友学问的进展,一方面以家事相托:

其一:

地方事幸遂平息,相见渐可期矣。近来不审同志叙会如何?得无法堂(即讲堂)前今已草深一丈否?想卧龙(指未露头角的人才)之会,虽不能大有所益,亦不宜遂致荒落。且存饩羊(古代用为祭品的羊,后引申为礼仪),后或兴起亦未可知。余姚得应元诸友相与倡率,为益不小。近有人自家乡来,闻龙山之讲至今不废,亦殊可喜。书到,望为寄声,益相与勉之。九、十弟(守俭、守文)与正宪辈,不审早晚能来亲近否?或彼自绝(自我隔绝,指不主动联系钱德洪、王畿等人),望且诱掖接引之,谅与人为善之心,当不俟多喋也。魏廷豹决能不负所托,儿辈或不能率教,亦望相与夹持(辅助)之。人行匆匆,百不一及。诸同志不能尽列姓字,均致此意。

其二:

德洪、汝中书来,见近日工夫之有进,足为喜慰!而余姚、绍兴诸同志,又能相聚会讲切,奋发兴起,日勤不懈。吾道之昌,真有火然泉达(然,同“燃”。比喻形势快速发展)之机矣。喜幸当何如哉!喜幸当何如哉!此间地方悉已平靖,只因二三大贼巢,为两省盗贼之根株渊薮,积为民患者,心亦不忍不为一除剪,又复迟留二三月。今亦了事矣,旬月间便当就归途也。守俭、守文二弟,近承夹持启迪,想亦渐有所进。正宪尤极懒惰,若不痛加针砭,其病未易能去。父子兄弟之间,情既迫切,责善反难,其任乃在师友之间。想平日骨肉道义之爱,当不俟于多嘱也。书院规制,近闻颇加修葺,是亦可喜。寄去银二十两,稍助工费。墙垣之未坚完及一应合整备者,酌量为之。余情面话不久。

在这两封信里,阳明都提到他比较担心二弟王守俭、三弟王守文(信里称他们为“九、十弟”,是按在家族中排名来的),以及自己的儿子王正宪。守俭、守文是弟辈中让阳明操心较多的两位,而正宪此时也已年过二十,不再是《示宪儿》时期的懵懂年纪。看得出来,阳明对这个儿子的发展并不满意,因此才反复叮嘱自己的得意弟子钱德洪、王畿要主动“诱掖接引”,让他学好。这实际上是有点过分的要求,因为古代中国的师道讲究的是:“礼闻来学,不闻往教。”(《礼记》)一个真正好学的人,会主动向道德高尚、学养过人的长者请教,而非让长者主动来教他。阳明虽然责命正宪要向钱德洪、王畿学习,但估计心里也明白,这个儿子并不好学(在《寄正宪男手墨》中,他直接预言正宪科举不会成功)。与其指望他的觉悟,不如寄希望于门生们的责任感。阳明在这里还提到一个教育学上的深刻道理:“父子兄弟之间,情既迫切,责善反难,其任乃在师友之间。”父子之间,因为关系太过亲密,有些责备的话反而不好讲,这时候,就需要老师的从旁协助。王阳明是教育大家,在历史上留名的门生数以百计,连他都承认家庭作为一个教育环境的先天不足,足见学校、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可惜当代的某些父母过于溺爱自己的子女,对学校中老师稍微严格的批评都无法接受。孩子在一片赞誉声中长大,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还有什么动力去改正,去向善呢?

回到《寄正宪男手墨》,阳明在信中不断提到“守吾训戒”、“敬守训戒”、“守我戒谕”、“谨守礼法”,很明显是希望正宪和王家其他子弟能够收敛身心,遵守礼法。晚年的阳明面对的是一个逐渐被骄奢风气腐蚀的大家庭。王家自阳明的父亲王华那一辈起,就已步入高级官僚家庭之列,再加上阳明先生一生在事功、学问上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种情况下,骄傲的情绪、安逸的生活很容易让子弟丧失进取之心。中国老话喜欢说的“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富不过三代”,都是贵族子弟在祖辈的余荫下不知勉力向学的后果。从阳明给守文、正宪等人的书信中看到,王家当时也已经隐含了这一危机。所以劝子弟要收敛低调,严守礼法,其实是非常对症下药的。

另外,此信对于我们理解阳明心学,还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阳明在信中直言:“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良知”可谓阳明心学最重要的概念,《传习录》对此解释道:“良知是天理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良知”就是“天理”,是一个人判断是非的先天能力。那什么是“致良知”呢?阳明认为,每个人生下来就有“良知”,但因为人的私欲,也因为周遭环境的影响,这个“良知”,很多时候是被遮蔽起来的。这就需要用工夫来使“良知”在人们心中再次明朗起来,而使良知复明的工夫,就是“致良知”。

阳明认为,一个人要“致良知”,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两点,一曰“诚意”,二曰“知行合一”。“诚意”是一个态度,在修行中属于先决条件。按他说法是:“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诚意’之说,自是圣门教人用功第一义。”《传习录》里记有阳明门人黄直的一番体悟,比较浅显,故抄录如下: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